中国有句古话说“3岁看大,7岁看老”。孩子的行为习惯、品质、性格等,在7岁之前就形成了。
这样说不是没有道理。3-7岁被称为“幼儿期”,又称“学前期”。孩子3岁前,和亲人建立稳定良好的依恋关系,是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时期。等到7岁时,宝宝的个性和气质就已经很明显了。
7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,这个阶段预示着孩子的发展倾向。
在澳大利亚有一个“儿童纵向研究项目”,跟踪观察孩子从1岁到7岁的成长过程记录,从人际关系、性格、同理心、气质、领导力等多个方面对孩子们进行了对比和实验,以此来探讨“是什么将改变他们的一生”。
这个项目被拍成了纪录片——《关键的7岁》。
心理学家安·桑松在过去的7年里,一直在观察这些孩子,也得出了关于气质的一些观点:气质是指我们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个体差异,也是我们行为风格上的差异。气质从一开始就影响着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以及我们的偏好等等。气质一部分来源于父母的遗传,一部分来自于孩子经历的产前环境,最后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调整。
孩子内向就没有更好的社交关系吗?
孩子的领导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?
对孩子品性的评价,为什么父母和学校不一致?
孩子的完美主义如何由消极影响转变为积极影响?
……
孩子身上那些被低估的能力,我们该如何发掘、放大,并适当帮助调整,《关键的7岁》会给我们提供了现实可靠的素材以及养育的思路。
内在自信
是社交能力的关键
3-7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和小伙伴们磨合,在他们心里,交到合得来的好朋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很多人普遍认为外向的孩子比内向的孩子有更好的人际关系,但这只是一种假象。其实性格内外向和社交能力强弱并没有直接的关联。每种性格的人都能在社交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,并收获稳定的友谊。
阿纳斯塔西娅,是个自来熟的孩子,性格大胆、直率,身上散发着太阳般的光芒,自信又果断。
但这种性格的她,在人际关系中也会因为“忽视别人的声音,过于自我”而受挫。
几个女孩一起玩游戏,阿纳斯塔西娅会给大家分配角色、安排任务,但对于其他女孩的提议,她不是很在乎,只是跟大家重复着自己的安排,直到所有人都接受。
这一点引起她妈妈的关注,预见女儿在群体中可能会受到排斥,于是她引导女儿学着倾听和理解他人。
而男孩本的性格就不一样了,安静、喜欢独处,偶尔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。
但性格内向的他,并没有在社交中自卑。因为他的极强创造力,引起周围人的注意,收获了很多的赞美与认同。通过画画、制作手工等活动,表达自己的想法,让他更加轻松地和自己相处。
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强,内心自信才会更加成熟稳定,这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。
7岁的完美主义
是一把双刃剑
当一个7岁的孩子执着于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做不到就懊恼不已,对自己高要求的做法,这通常是很多父母求之不得的,但如果“较真”成为一种心理枷锁,我们就要重新认识这个年龄阶段的“完美主义”。
哈利玛的气质中有一点很特别,就是一旦开始做事,就要坚持做好、做完,直到看到结果。所以,凭着认真的学习态度,她在学校里的表现非常优秀。
但这种完美主义让她经受的挫败感比别人更强烈。
在实验室中,哈利玛在画线条方面特别讲究,一定要画得符合心意,精准测量。但是,当她的画被毁掉之后,她非常气馁,花了很长时间才从这种负面情绪中走出来,并重新画了一幅。
有时孩子对自己严格要求,来源于父母对他们的高期待,现实不允许他们出现差错。所以,我们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,告诉他们认真做事、追求极致没有错,但要学会松绑,有时不完美、留有遗憾,也是一种美。
接纳生活的缺憾,才能积极地改变自己,拥抱变化着的未来。
自我调节能力
在学校环境中得到发展
有时,父母的焦虑,来自对孩子行为失控的担忧。如果家里有个活泼好动、冲动易怒的孩子,那家长的焦虑会加倍。
德克兰就是这样一个让父母操碎心的调皮小男孩,平时很容易发脾气,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。
但是在人生实验室中,德克兰看到自己的画被毁后,竟然没有暴躁。
他淡定地说:“这里还有一张,我可以重新开始画”。
这说明,孩子在学校比在家里能感知到更多的秩序感,会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集体的规则。在学校中,孩子能从老师和同学那里收到反馈,这样在各种活动中他会知道哪些行为会被鼓励、赞赏,哪些行为会被禁止、警告。
更重要的是,与父母给予的评价不同,德克兰在学校得到了更正向的反馈:超高的交际能力,性格温和,有包容心。
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,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。
在家里那个不被看好的小小孩,一旦融入新集体,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成长惊喜。
杰瑞纳,是家里6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。他融入新群体和环境的速度很慢。甚至,很难让他开口说话。
在捡拾纸片实验中,他的表现也出人意料。不仅开口说话,而且很快成为群体的领袖。他会指挥其它孩子,鼓励他们,这让他成为全年级最受欢迎的男孩子之一。
当研究人员问起孩子们:“和谁一起玩最有趣?”“谁的胆子最大?”“谁是最有趣的孩子?”
所有孩子的一致选择都是——杰瑞纳。
看似内向,不善言辞的孩子,也能成为群体的领导者。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:撕掉孩子身上的标签,摒弃成人的有色眼镜,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,释放他们的隐性优势。
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,自带的气质没有优劣之分,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不同,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,并适当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,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塑造自我。
孩子还有很长的人生之路要走,他们在7岁时表现出的特质,十分关键。因为这些特质会伴随他们一生。
但是,毕竟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7岁的孩子开始体验世界的广阔,认识世界中的自己,他们的未来有无数中可能性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文章来自公众号:知子花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