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娘来的,这个看着还算靠谱,抛块砖先,等专家指正
转载自http://bbs.51cto.com/thread-698773-1-1.html
要了解脚本,先要了解脚色,也就是角色!
“角色”一词来源于“脚色”,而“脚色”一词最初与演艺行当可能并无多大关系。
“脚色”在宋代的官场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词汇。比如在范仲淹的尺牍《与韩魏公》中:“其子得殿侍左班……曾申脚色状,今上呈,如有指示安排处,乞留意。”这里的“脚色状”,就是一种履历表,宋代人要进入仕途,都必须提交脚色状。那么宋代的脚色状都填写哪些内容呢? 据宋代赵升《朝野类要》卷三记载:“初入仕,必具:乡贯、户头、三代名衔、家口、年齿、出身履历。若注授转官,则又加举主。有无过犯,崇观间,即云不系元祐党籍;绍兴间,即云不系蔡京、童贯、朱勔、王黼等亲属;召保官结罪,庆元间人,加即不是伪学。”从中可以看出,脚色状中包含了个人的主要履历信息以及政治立场。
个人履历及政治立场之所以用“脚色”这个词,可能与“履历”一样都与“脚”有关,一个人所走过的路即是履历,一个人脚所站的地方就是立场。而“色”指种类、类别,比如我们常说的“诸色人等”。脚色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份、背景、立场,成为一个人的身份标识。
“脚”与“角”在现在的普通话里是同音字,但在古代有区别,据《说文解字》:角,古岳切,读音相当于jue。脚,居勺切。读音相当于jiao。但这两种读音即使在古代也是不太分明的,写法上也会出现混乱。宋代朱熹《答任行甫书》说:“休致文字,不知要录白缴申角色之类否?”这条宋人记载中的“角色”其实就是“脚色”,指代履历。
戏曲中的脚色
“脚色”出现在戏曲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,演员所扮演的特定人物叫做脚色。如清代李斗的《扬州画舫录》记载:“梨园以副末开场,为领班,副末以下,老生、正生……谓之男脚色;老旦、正旦……谓之女脚色。”在戏曲中,“脚色”普遍写为“角色”是比较晚的事情。虽然在朱熹书信、部分元曲以及清代的部分书籍中可以看到“角色”一词,如清代黄旛绰《梨园原》中有所谓“王大梁详论角色”等,但从词汇的使用上来说不占主流、不够普及。直到19世纪末,上海《申报》对戏曲的报道仍采用“脚色”一词,而1907年8月22日的《申报》出现了“李春来慎重角色”,此后《申报》的报道多采用“角色”一词。渐渐地,“角色”逐渐替代了“脚色”,成为更通行、更标准的写法。
脚色与脚本
脚本有“脚色之本”的意思,是演员演出前划分脚色的演出底本。 脚本是剧本的泛称。一般指排演过程中的使用的底本,脚本也可称“演出本”。 为什么这样叫?因为一部剧本问世,有的可能适合舞台演出,有的却并不适合演出。那些不适合演出的剧本就永远停留在“文学剧本”的阶段,这类戏剧文本就不叫“脚本”,称为案头戏(也叫书斋剧)。
动态程序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,一是二进制方式,一是脚本方式。 二进制方式是先将我们编写的程序进行编译,变成机器可识别的指令代码(如.exe文件),然后再执行。这种编译好的程序我们只能执行、使用,却看不到他的程序内容。脚本简单地说就是一条条的文字命令,这些文字命令是我们可以看到的(如可以用记事本打开查看、编辑),脚本程序在执行时,是由系统的一个解释器,将其一条条的翻译成机器可识别的指令,并按程序顺序执行。因为脚本在执行时多了一道翻译的过程,所以它比二进制程序执行效率要稍低一些。
这样就不难理解,在计算机中,脚本执行就好像戏剧里的演员在“演绎”已经写好的剧本,把它渲染出来。程序脚本就是程序读出这些文字并把它执行处接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