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教育学者郑委指出,世界上有种父母最可怕,他们不懂教育却特别关心孩子,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。
这类父母十分在意孩子,会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,不让孩子饿着和冻着,也会竭尽所能,守护孩子平安长大。
然而,他们不懂得孩子的真实需求,用的教育方法是过时甚至错误的——
误以为关心,就是需要每天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,紧盯孩子的学习成绩;
误以为在乎,就是必须时刻查看孩子的手机消息,监督孩子的交友环境;
误以为教育,就是要用个人经验来指导孩子,一旦孩子不听话就可以随意指责……
最后的结果,就是父母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,换来的只有孩子的厌恶、恐惧、疏离和怨恨。
豆瓣上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,看得我眼眶发酸。
女孩出生在浙江一座小城市,当地重男轻女,然而父母没有偏见,非常疼爱她。
从小到大,女孩都不用做家务,吃饭更是被照顾得妥帖细致:
父母会帮她把鱼刺剔除,把蟹肉拆下装在小盘子里,让她慢慢享用。
以至于上了初中,女孩还因为不会拆螃蟹被同学围观过。
上大学后,父母给她很多生活费,还会帮她买好高铁票和单独转账几百元,方便她来回打车,决不让她坐公交。
在同学眼中的女孩,就是幸福的化身。但女孩坦言,父母给的爱太满,让她感觉恐怖和窒息。
小学时,她的眼睛度数增加了一百度,父母立马威胁她,要是近视再加深,就离婚和跳楼,甚至像模像样地写了遗书。
他们不准女孩看电视,有次女孩偷偷打开,妈妈发现了,她一边哭一边把自己的头往墙上撞,最后昏了过去,把女孩吓得大哭。
而爸爸为了时刻掌握女儿的动态,会用不同平台账号假装女儿的同学和她聊天,企图套出女儿的话。
中学时,女孩成绩优秀,某次月考名次退步了一点,妈妈就直接逼她退学,吓得女孩疯狂学习,把名次追到了年级前十。
只是巨大压力下,女孩也因此患上抑郁症,变得敏感而自卑,不能承受任何失败。
可能在我的亲戚或者以前的同学眼里,我是被父母宠成了废物,是被保护得太好,所以经受不了社会的毒打,但是我觉得他们才是我变成现在这样的根源。
看到女孩的心声,我隔着屏幕都想抱抱她。
父母爱孩子,愿意关心和照顾孩子,本来是好事,可是父母给的爱太多太满,孩子感受到的就只有愧疚、自责和压力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,孩子要么形成讨好型人格,一切围绕父母的期待来进行,不敢做自己;要么就是变得暴躁和叛逆,一言不合就想逃离父母,离开这个家。
卢梭说:“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,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。”
父母如果不清醒,什么都不懂,习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教育孩子,那么孩子也会浑浑噩噩,很难成为独立、幸福和成功的大人。
教育孩子就像在大海上航行,光有好的愿望是不够的,只有方向对了,船只才能避开险滩和礁石,托送孩子稳稳抵达成长的彼岸。
我始终记得这样一个家庭。
2022年高考季,江苏一位名叫刘振傲的男孩考入清华大学,被很多人称赞。
他的家境非常普通,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母亲在家种地务农,并照顾三个孩子的饮食起居。
然而,这个家庭又是如此不普通。
大姐在2012年考入一所211工程院校,二姐在2014年考入清华,本硕博连读。如今,三弟又考入清华,实在羡煞旁人。
很多人采访刘振傲的母亲,问她是怎么培养了三个如此优秀的孩子。
这位母亲满脸带笑,真诚地说,她不懂教育理论,也不会辅导作业,唯一能做的,就是日常接送孩子,早晨五点送去学校,晚上十一点接回来,风雨无阻。
此外,她有空就会告诫孩子们,为人要正直,要不打不偷不骂人。
即使丈夫常年不在家,也会不定期传达对孩子们的爱,提醒孩子要品行端正,照顾母亲。
这个家庭没有高大上的教育理论,也没有锦衣玉食的成长环境,可是父母却给了孩子最有力量的家庭支撑,和最温暖的人格底色。
那就是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,和自律自强的学习作风,这也给孩子的后续成长铺下了最好的航标。
想起苏霍姆林斯基那句话:
孩子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。就像滴水可以照映太阳一样,孩子的各种行为,都打上了父母的烙印。
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,不是华贵衣服和金银珠宝,而是深植内心的品行、教养和自信。
孩子们带着这些“礼物”,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,不为一时失败而沮丧,也不为一时成功而骄傲。
他们内心始终有力量,眼里有方向,也就无畏风雨坎坷,坚定向阳。
郑委老师说:“父母只有爱对了方向、方法对了,孩子才会变得优秀。”
深表赞同。
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,能帮孩子减少风浪伤害,积蓄航行力量,变得愈发优秀。
结合郑委老师的建议,当下教育环境下,父母可以这样调整教育方法。
第一,多点“宠爱”,少点“溺爱”。
很多父母以孩子为中心,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一律满足,美其名曰是富养孩子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。
然而,没有原则的宠溺,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和无法无天。
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,应该是原则和温柔并存的宠爱,能陪伴孩子成长,更能智慧引领孩子前进。
当孩子犯了错,绝不包庇纵容,而是坚决指出来,并教育孩子弥补错误,学会承担责任;
当孩子想要尝试,绝不过度保护,而是放手让他们去经历,从中积累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智慧;
当孩子遇到困难,绝不冷嘲热讽,而是给予合理建议,陪着孩子迈过眼前的坎坷,变得勇敢而自信。
被宠爱的孩子,内心积累了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,能稳稳当当往前走,遇到再多困难也不彷徨。
第二,多点“真好”,少点“最好”。
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噩梦,那就是被父母拿来做比较。
当父母带着一把尺子,从方方面面来衡量孩子,希望孩子满足自己的期待,也就无形给自己和孩子套上了一把枷锁。
一旦孩子没有成为“最好”的那个,就会忍不住挑剔和指责。
比如,孩子考了99分,不是夸赞孩子努力,而是反复追问,那一分怎么丢的,如何才能不丢分。
比如,孩子担任生活委员,不是夸赞孩子热心,而是训斥孩子,为什么没有当上班长,是不是能力不行。
孩子成了父母攀比的工具,久而久之,就会失去价值感和成就感,变得自卑而胆怯。
教育学者郑委说:
父母要做的就是不要希望孩子最好,更不要看孩子不好,而应该看到孩子是独一无二的,我爱他不因为任何的附加条件,我爱他只因为他是我的孩子。
当你有了这种心态,你面对孩子的时候,内心只有一个声音:有你真好。
孩子接收到父母的信任,感受到父母的接纳,就会自然而然生发出向上、向好的决心,愿意不断成长,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。
第斯多惠说过:“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,而在于关于激励、唤醒、鼓舞。”
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,身为父母,我们都希望为孩子多做一些,替他们扫平障碍。
但慢慢会发现,我们能指的只是大方向,能给的只是短暂的陪伴,接下来的路,需要孩子慢慢试探和摸索,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未来。
只要方向对了,孩子就不会跑偏,而是能够一直走在光明大道,让人生熠熠生辉。(奇思妙想许小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