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0日至5月23日,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随州举行“汉十联动—2022”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 ,全省5支消防救援支队以及训保支队,在72小时内开展地震救援项目演练。
呼叫总队,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发生7.0级地震,震源深度8千米……”
总队接到警情后,立即启动《湖北省消防救援队伍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预案》,成立跨区域地震救援总指挥部,命令总队全勤指挥部立即赶赴演练场地。演练集结了387 名消防救援人员、68 辆车辆、5 只搜救犬、25806 件(套)消防装备,直奔现场。
演练科目依次展开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目击“真”救援全过程。
实战科目“从难从严”
演练假设:
地震造成随州市铁路职工小区以及何店镇浪河村建筑损毁严重,且房屋大面积倒塌,有大量人员被困。设置区域综合搜救、绳索救援及孤岛救生、狭小空间救援、建筑废墟救援、坑道支护救援等5个项目。
5月21日8时至22时,参战力量按照“错时分项、单独作业”的要求,开展建筑废墟综合救援 、山岳与孤岛救援 和狭小空间救援 科目实战——
“20分钟换一班人,跟真正的地震救援一样。”21日8时30分起,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陈建汗流浃背,与90多名队友们冒着烈日持续地在狭窄空间开展救援。陈建曾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,富有实际救援经验。
狭窄空间救援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板凳岗村,模拟实地救援的是,经过地震坍塌后的狭窄空间,救援人员先后需破拆防盗门、防盗网、水泥预制板,经过剪扩、起重、凿岩等救援,空间最狭窄地方有一段直径仅60公分……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先后5次到现场实地观察了解进展。
“突破每一步都很困难!”陈建带着一班消防员除了中午略休息一下,一直在狭窄空间作业“救援”,直到临近晚8时,陈建们才打通狭窄空间,救出“受困人员”——60千克的“人”。
“为什么这么困难呢?”记者多方询问了解。
“预计5小时完成的,实际用时远远超过了。从难从严,从实战出发!”现场,一位导调评估员告诉记者,这次演习的每个科目曾经有过实战的案例,如坑道救援,以发生在孝感市安陆市的一次现实案例为演练科目。
同样,在随州市铁路职工小区地震坍塌楼房救援科目现场:消防救援队伍装备齐整进驻各自救援区域,天上无人机盘旋。
“注意安全!按照方案施救,抓紧‘救人’!”襄阳、十堰、孝感、随州4个参战支队专业队规范开展侦察检测、实地评估、破拆救生、安全避险,先后完成了建筑废墟综合救援科目20名被困者的搜救任务。
山岳与孤岛演练现场,消防员从百米陡崖靠着绳索“救人”,惊心动魄。
“一旦发生地震灾害,如果我们消防队伍不知道怎么施救,就跟普通群众一样。”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杨全德表示,唯有在断路断电断网的实战里,才能磨砺出临战不乱、能打硬仗的队伍。
百台无人机拍摄
“电子沙盘”让指挥更精准
无人机纷纷出动,在救援现场“盯紧”一举一动,让指挥部如临现场。
“断路断电断网,这次演练考验我们的应对能力!我们要确保网络信号畅通。”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信通处处长彭历表示,他去年前曾赴外省救援,深刻感受到“三断”状态下,如果不保障通信畅通,指挥系统失灵,派出的队伍就成为“孤岛”,无法实施有效救援。
“我们每天通过无人机拍摄,形成三维电子沙盘,将各个现场施工作业变化和环境变化,形成最新的实景图,供指挥部决策”。到5月21日15时,信通处二级指挥员江亚雄和应急通信分队余文磊一直坚守在指挥部。
前方救援指挥部帐篷里,帆布上粘贴着21日通过宽幅打印机打印的4张最新兵力布控图和作业点对比图。总指挥席位对面的视频直播前方实时演练画面。
“我们共有20多名信通人员保障,现场音视频回传、电子沙盘和跟应急部专网联络,目前都很畅通。20日各支队人员到深山密林里搜救兔子活体时,信号有过一分钟卡顿,我们很快排查修正”,江亚雄说,“无人机携带4G移动基站在天上保障,保障方圆5公里范围内断网后的信号畅通”。
“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,
我们直播72小时”
为了保障实战演练成功,作战指挥、战勤保障等力量始终在现场。
“地震灾难救援有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,围绕实战演练,我们没有现场脚本、没有事先预知的科目流程,一切从实战出发,72小时直播救援现场。”5月22日,省消防救援总队宣传处越宇介绍,结合消防宣传大比武,抽调各路宣传精英,拍摄大量视频和图片,全面地锻炼了消防队伍全媒体应急传播能力。
杨全德说,此次演练活动采用无预案、无脚本、导调式,实兵、实装、实战演练形式,从拉动集结、途中开进、现场处置、应急通信、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,检验队伍面对复杂环境下的攻坚打赢能力,全面检验指挥调度、应急通信、作战指挥和战勤保障建设成果,实现各救援力量“独立作战、自我保障”的目标。